This Is A Dilemma

- Life and Love -

- Life in Web 2.0 or Life in Google ? - (順便介紹了Google在Web 2.0上提供的幾個服務)

Published by Julient-Chen under on 上午10:34
(仔細看的話,應該會發現圖上寫的是「估九」,和馬估九沒有關係,看得出來我是想表達搜尋之王Google吧?)

Web 2.0這個詞,是在去年下旬,由「什麼是Web 2.0?」這篇文章,才大至了解這個巨大的趨勢是什麼東西。其實,我們早就開始生活在Web 2.0的網路世界中了。


我自己的大學生涯,可以說是由BBS所滋養的。從大一入學時開始第一次接觸所謂的電子佈告欄BBS,透過它,空間上生活圈不再只是實體所能及的範圍,時間上與他人的聯結和接觸,不再只有學校裡7、8個小時的時間。BBS上以文字所建構起來的生活,也許比不上所謂聲色犬馬的那種人生,但以一個學生來說,是足以稱它相當「繽紛」了。在那裡面,說一件生活上的趣事、描述自己是什麼樣的人、調侃一下教授的小毛病、記錄一個美食遊記,可以同時讓很多個認識或不認識的人知道;自己呢,也能在同一個時間,知道很多認識或不認識的人,他們生活上的趣事、他們是什麼樣的人、他們教授的小毛病、他們吃了什麼好吃的東西。人、記憶、文字、感情、知識、心情資訊就這麼連了又連,接了又接,交叉又交叉,發散之後,又再一次接收,已經沒法只用蜘蛛網這種簡單的比喻來形容它的複雜度了。


BBS在數據機撥接時代,不論是想藉網路拓展人際,還是想在網路上取得一些可被評論的資訊,它實在是個最經濟實惠的選擇。曾經,我認為:「我的網路,有BBS就夠了。」


2000年,512M ADSL寬頻開始普及化,那時候在台北車站NOVA做過Seednet工讀生,曾靠ADSL的業積一個月賺進兩萬多。2001年,在我還不知道Web 2.0是什麼時,Google搜尋引擎巧巧地進入了我的網路生活。也就在這幾年,相簿、Blog、Wiki等等免付費(就能使用基本功能)、只要有網路到哪都可「用」的網站也開始成長。把東西讓全世界的人看見,進入門檻越來越低:東西不用送審,不用會寫網路的程式語言,哪時候寫完,就哪時候被看到。這一類的服務,我覺得和BBS最大的不同,就是使用者是相簿、Blog中最大的主宰者。不過,當時喝PTT奶水長大的我,還是滿足於BBS的資訊環境,沒有趕流行地也去弄個Blog來玩,也還是覺得我的網路有BBS就夠了。


慢慢地,我身邊的朋友開始會丟給我他們Blog的網址,但是我總是會弄丟那些網頁,到後來,他們的Blog我大概都只看了一兩篇,就沒有再拜訪過了。2006年畢業後,和咖山掛、史太郎吃了個飯,我向阿七抱怨:「Blog真是麻煩,換台電腦,就找不到妳的Blog了。」並且還亂預測:「Blog可能會像帳號爆難記的ICQ一樣被淘汰掉。」那個時候,我真的把Blog的功能窄化了不少。如果Blog只是個「圖文版」的個人版,那它的確沒有什麼太遠的發展性。


2007年初,我從PTT的Google看版,看到Google原來有發佈一個叫「Google Reader」的功能,它能把Blog給訂閱下來。在Google Reader之下,誰的Blog有新文章馬上會得知,也可以在同一頁面下,看到新文章的部份內容。最重要的是,Google Reader解決了「就算換電腦,我還是能找到別人Blog」的大問題(註:事實上,並非只有Google Reader提供這樣的服務),並且,只要有Gmail帳號就可以登錄使用Google Reader了。如此一來,逛Blog可以開始像BBS一樣,到哪裡都可以用自己的帳號,閱覽自訂的Blog。(這裡我提供一個來自http://innerwhining.blogspot.com裡,關於Google Reader和訂閱Blog的教學文章)


隨著訂閱一些談投資的專業Blog,我開始了解Blog不會只是一種個人版的替代品。它可以是一個教學平臺,一個公司的產品目錄,一個媽媽的食譜,一個插畫家的作品集(例如阿七的Blog!)。如果你想寫小說,在還沒找到願意出版的出版社前,你可以先出版到網路上,了解自己的作品是不是受歡迎;搞不好以前是作家求出版社,未來出版社得反過來求那些網路上熱門的作家,畢竟,這些作家以網頁的閱覽數,證明了自己潛在的銷售量。Google當然也在這方面上,提供了「Google Analytics」服務。它會記錄每天網頁的流量、來源、新舊訪客、再訪率、訪客位置,這個服務仍讓Blog的主人有繼續經營的動力,也讓像出版社這些商人,去尋找、評估具有經濟價值的Blog。

我也啟動了Google Analytics這項服務。有一天,我看到「加拿大」那裡,有人在看我的Blog,興奮地把圖給存下來(也是本篇最上方的icon)。後來想起了,那應該是正在London念書的凱琳,不然這沒幾篇文章的Blog(而且大部份是中文內容),怎麼可能那麼快「國際化」咧!這種和地球另一端連結的感覺,透過Google Analytics,深刻地對我產生很大的衝擊。現在,美洲有四個地方有人在看我的Blog了,有些還猜不到是誰,但是地圖上的一個點,我知道代表了一個活生生的人在那,而且--他/她在看我Blog。
(圖片來源是Google Analytics的分析圖)

那麼多的Google服務,不就網頁要開來開去,還要設好幾個「我的最愛」嗎?不需要!Google提供「Google Accounts」服務,它把你所有開啟的服務,都放在這裡了。現在我把它設成我的首頁,打開它,就開始了我的Web 2.0生活。如果你也想體驗看看,我是覺得,Google是一個非常不錯的選擇(變成Google廣告文了!?)。




.

2 意見:

匿名 提到... @ 2007年4月23日 下午2:47

那你問問是不是凱琳呀!搞不好真的國際化了哈哈!!

Julient-Chen 提到... @ 2007年4月23日 下午3:51

哈哈 一定是她的啦 時間點也很接近阿^^

張貼留言